一季度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来源:陕西省统计局 点击量:1,954 发表时间:2019-05-05 16:02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11.1”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进中、省出台的各项促进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的落实,引导非公企业健康发展,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大对非公企业的支持力度,及时解决非公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调整优化非公经济产业结构,确保了一季度全省非公经济的稳步发展。

     一、一季度非公经济运行状况良好

  (一)总量平稳增长,结构不断优化

  一季度,我省非公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全省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2966.3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46.54亿元。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4.4%,较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5%,拉动经济增长3.3个百分点,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有力支撑点。

  从非公经济内部三次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非公增加值占比分别为3.5%、41.9%和54.6%,呈现出“三、二、一”的产业结构趋势。非公经济第三产业发展逐步加快,推动了我省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

  (二)三大产业发展互为补充

  非公经济三次产业与上年同期比较,表现为“一升一降一稳”的发展特点,三次产业互为补充,保证了非公经济稳步发展。

  1.第一产业非公经济占比有所提高

  一季度,主要粮食作物及果业未到收获季节,非公经济以畜牧养殖业为主,受元旦春节等节日因素影响,特别是今年肉禽蛋价格一直处在高位运行,非公占本产业比重较高。全省第一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04.46亿元,占比达到57.3%,较上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

  2.第二产业非公占比小幅下降

  一季度,全省第二产业非公经济增加值1242.58亿元,占比为51.5%,较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

  (1)工业非公经济小幅回落。受工业品市场需求减弱、支撑我省非公工业增长的电子信息和汽车制造等部分重点行业增速回落、新动能带动不足、神木“1•12”煤矿事故导致省内大面积煤矿停产整顿等因素影响,全省规模以上非公工业增速放缓。一季度,工业非公经济增加值为1061.04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0.5%,较上年同期回落1.0个百分点。其中宝鸡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从3月份开始检修停产,一季度实现总产值25.2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5.2%。东岭锌业股份有限公司受环保治理力度加大等政策性因素影响,产值较上年同期下降。

  (2)建筑业非公经济占比回落明显。受一季度冬防期影响,全省建筑企业施工、开工量小幅下滑。全省建筑业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183.28亿元,非公比重为57.4%,较上年同期回落1.7个百分点。

  3.第三产业非公经济稳步发展

  一季度,全省第三产业非公经济增加值1619.3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86.45亿元,占比为56.7%,提高0.4个百分点。

  (1)消费市场保持稳定。全省批发零售业实现非公增加值377.92亿元,占行业比重为73.1%,较上年同期下降3.0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实现非公增加值134.24亿元,占比为96.5%,提高0.1个百分点。

  (2)金融业非公增加值占比不断提高。全省金融业非公增加值为90.58亿元,占金融业增加值的20.6%,较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对全省非公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3)房地产非公增加值占比小幅提高。今年以来,全省房地产业稳步增长,实现非公增加值253.76亿元,占行业比重为90.9%,较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

  (4)交通仓储和其他服务业较快发展。一季度,全省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非公增加值为120.38亿元,占行业比重为54.6%,较上年同期提高3.9个百分点;其他服务业非公增加值631.12亿元,占比为51.2%,提高1.7个百分点。

  (三)地区发展呈南高北低、西快东缓的格局

  在全省11个市(区)中,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比重依然呈南高北低态势,陕北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陕北GDP的比重为38.9%,远低于关中53.5%和陕南56.6%,最高的安康比最低的延安非公占比高出32个百分点。

  从总量上看,陕西省非公有制经济主要集中在关中一带。一季度,仅西安、宝鸡、咸阳三个市的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共计1578.44亿元,占全省非公有制经济总量的53.2%,较2018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分市(区)看,11个市(区)中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0%的有8个。其中,非公经济比重排前三位的分别是安康60.7%、杨凌58.2%和商洛56.5%,排在后三位的分别是延安28.6%、榆林43.1%和渭南49.8%。

  (四)对外贸易稳定发展

  非公企业一直是我省进出口的主力军。在“一带一路”倡议及自贸区建设的强力推动下,我省对外贸易保持稳定增长。一季度,全省进出口总额856.09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私营企业进出口203.56亿元,增长8.4%,占进出口总额的23.8%,较上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省增速5.6个百分点;外资企业进出口583.77亿元,增长4.5%,占进出口总额的68.2%,是全省最大的进出口经营主体。

  (五)民间投资信心足、活力强

  在系列扶持非公经济投资政策的推动下,陕西非公有制经济投资持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一季度,全省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8.8%,同比增长21.4%,比去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12.2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房地产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6.6%,拉动民间投资增长10.4个百分点;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23.1%,拉动民间投资增长5.2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住宿餐饮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业、公共设施管理业民间投资分别增长95.4%、47.0%、32.6%和27.2%,民间投资进一步向交通、消费、公共事业等领域拓宽。民间投资增速的快速提高,反映出民间投资信心十足、市场投资活力较强,民生改善得到有力保障。

  二、非公经济发展的几个主要特征

  我省非公经济发展具有“五六七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60%以上的税收,7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一)非公经济占据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

  全省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自“十二五”以来一直在50%以上,2019年一季度非公占比为54.4%,较2018年提高0.2个百分点。

  (二)非公经济贡献60%以上的税收

  税务部门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省非公企业实现税收超过800亿元,占全部税收的6成以上。

  (三)城镇就业达到70%以上

  一直以来,非公企业是我省吸纳就业人员的重要渠道之一。2017年年报数据显示,我省城镇就业人数达到1060.6万人,其中私营企业、城镇个体及其他企业就业人数为813.3万人,占比为76.7%。

  据工商部门统计,截止2019年3月末,全省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已超过340万人;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为492.26万人。非公有制经济的持续发展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对缓解全省就业压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非公主体占比超九成

  随着国家及全省系列扶持引导非公经济发展政策的落地,非公经济主体不断催生。据工商部门统计,截止3月末,全省个体工商户达到236.25万户,较上年3月末增加近69万户,同比增长41.3%;全省私营企业达到76.7万户,增加1.34万户,增长21.1%;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7万户,增加0.53万户,增长8.2%。非公经济主体已超过320万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0%以上。

  我省非公企业在数量增加的同时,也在不断做大做强。2018年,有5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除之前的陕西东岭、西安迈科、荣民控股、金花控股集团4家企业外,新增加了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全年非公经济趋势展望

  展望2019年,非公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并存。从不利因素看,非公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居民消费需求扩大动力不强,新业态新产业正在成长,新旧产业与新旧动能转换还没有衔接到位;从有利因素看,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和西部开发带动为正处转型期的陕西非公经济提供了难得的跨越发展机遇。应进一步加大对非公经济的支持和扶持力度,推进全省非公经济总量扩张,使其成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具生机和活力的增长点;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积极引导非公经济企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非公经济政策的落实,使停产、半停产企业尽快复产达能,引导非公工业稳步发展,促进非公占比提升。围绕重点旅游项目和生态旅游发展各类服务企业;鼓励支持物流业加快发展,促进商贸、饮食等传统服务业扩张规模,拓展非公经济发展空间。综上所述,陕西非公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分享到

×

信息中心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