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政廉政 慎始慎终 ---读《大清相国》有感

来源:公共信息处 作者:刘 瑜 点击量:284 发表时间:2017-12-28 11:19

       近日,抽空读了一部历史官场小说《大清相国》。大概缘于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的推荐,该书一时间洛阳纸贵,热销于市,世人纷纷传阅。其实作者王跃文先生的笔法我早已领教,此次已是重逢,数年前的一部《国画》曾红极一时,抨击“彼时”官场现状,堪称现代版的《官场现形记》。而沉寂十年后的这部《大清相国》则塑造了清朝康熙年间以陈廷敬为代表的大臣群相,反映了特殊历史境遇中政治担纲者的艰难抉择。那么,王岐山为什么极力推荐这本书,这本书又有怎样的政治意义或政治隐喻呢?带着这样的疑问一口气读下来,感慨颇多。
       先看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主人公陈廷敬活跃在清朝康熙政坛中后期,也就是皇太极1636年改国号为清以后50—60年那段时期,此其时,海内已定,偌大的帝国似乎也已经强大到了独孤求败的境界,但承平之日即是新考验开始之时,太平盛世的表象之下也会有暗流涌动,各种弊端包括吏治的腐败、各种潜规则的盛行已是在所难免。因此,康熙年间应是结束各种政治乱局,悉心建构社会秩序的转型时期。而在这种面临诸多问题的历史上转型时期,身居高位者该如何处世?无疑,书中的陈廷敬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作为清朝一代名相,他显得尤为与众不同:康熙朝名臣辈出,都大起大落,明珠被罢官,索额图痛死囹圄,高士奇终被贬回原籍,徐乾学去官早逝,满朝重臣中,唯独陈廷敬驰骋官场五十余年,历任工、吏、户、刑四部尚书,终成文渊阁大学士,乞归后仍被招回,最后老死相位,康熙皇帝评价他“宽大老成,几近完人”,足见其为官为人之高明。
      其原因可能莫衷一是,但个人认为除了秉承中国正统儒家文化,为官讲究忠义、仁爱、清廉,同时才能卓越之外,陈廷敬身上还有十分可贵的品质——实干而低调。而他的人格、道德和行为准则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清官多酷,他是清官却宅心仁厚;好官多庸,他是好官却精明强干;能官多专,他是能官却从善如流;德官多儒,他是德官却不乏铁腕。
      《大清相国》里,陈廷敬最显智慧的一句话是他对亲家张汧的感叹:“乱世之乱,祸害有时;太平之乱,国无宁日。”无论在强盛的康熙朝,还是在为中国梦而奋斗的当代,这话都引人深思。诚如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所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因此,这本书虽然讲的是300多年前一个封建王朝的能臣治国理政的故事,但对现在的我们来说,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毕竟从1949年共和国建立到现在也已经过去了65年的时间,新中国几经波折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盛世之像已现,但随之而来的信仰缺失、腐败丛生等一系列问题也摆在执政者面前。处在这样一个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变革,悉心建构新型社会秩序的转型时期。当下执政者们该何去何从?
       我们知道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特殊文化、特殊历史的国度,历朝历代有识的执政者们为追求社会进步而敢于硬碰硬的并不少,海瑞,包拯,王安石等等,但能够善终者却寥寥无几,因为人情可怕、人言可畏,我想这大概就是中纪委书记王岐山推荐《大清相国》的原因吧,他必然深知“直木易折”的道理,也绝不是在单单倡导反腐时硬碰硬的作风,而是更希望每个执国之重器者在这本书里、在陈廷敬身上都有所收益,有所裨益,因为陈廷敬不光是一位正直铁面、刚正不阿的冷脸相国,更是一位沉潜老道的政途名仕。要像陈廷敬一样,能够耐得住寂寞,藏得住锋芒,有操守,有道德,但也有策略,有条理,能够做到厉行政策又能够做到明哲保身,厚积薄发,宽厚洗练,造福国民。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想,《大清相国》不断推广的过程,也就是整个社会风气趋向清明的过程,人民群众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公职人员,如果人人以此为戒、以此为鉴,以得到照、正、洗、治之效,就能将为民、务实、清廉的目标全面深入地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使全社会营造出一种遏制歪风邪气、弘扬清风正气的良好风尚。

分享到

×

信息中心移动端